公司新闻

面向充电桩电动车棚的消防痛点与中旭宏卫自备水泡沫喷淋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一、 行业痛点与消防挑战

随着电动自行车及充电桩的普及,其火灾风险,特别是锂电池的“热失控”火灾,已成为公共安全的全新挑战。此类火灾具有突发性强、蔓延迅速、易复燃、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等特点,对传统消防手段提出了严峻考验:

  1. 水源与管线依赖性强:许多车棚距离市政消防管网远,开挖铺设管道成本高昂、工期长,且破坏现有环境。

  2. 探测预警滞后:普通感烟探测器在开放式车棚易误报,而待明火出现再报警则为时已晚。

  3. 灭火效率不足:常规水源灭火无法有效渗透至电池内部,降温效果差,复燃率极高。

  4. 初期响应瓶颈:从发现火情到专业消防力量抵达的“空窗期”内,缺乏有效的自动抑制手段,极易酿成“火烧连营”的惨剧。

二、 中旭宏卫系统核心组成与技术原理

本方案核心为 “自备水泡沫喷淋智能系统” ,它是一个集早期探测、智能决策与高效灭火于一体的独立消防单元。

1. 智能探测模块:

  • 技术基础:采用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符合GB 16280-2014《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标准)沿车棚骨架敷设。

  • 工作原理:该探测器具备定温报警功能,可持续监测保护区域的温度变化。相较于点式探测器,其线性布设方式有效减少了探测盲区,对局部升温的火情前期信号更为敏感。

2. 自备水泡沫灭火模块:

  • 核心构成:系统集成储水箱、A类泡沫原液储罐、比例混合器与专用喷淋管网。

  • 解决痛点:通过“自备水”设计,彻底摆脱对外部水源的依赖,解决了无水源或远水源场地的消防难题。系统提供0.5吨至2吨等多种规格的水箱容量选项,并可依据车棚实际规模与防护等级进行定制化配置,确保灭火剂储备与保护需求精准匹配。

  • 灭火机理:系统释放的A类泡沫灭火剂(其性能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具有冷却、窒息、隔离三重作用。泡沫液能在电池及燃烧物表面形成一层粘稠的水膜,这层水膜不仅能高效吸热降温,阻断“热失控”链式反应,还能隔绝氧气,并持久附着,防止因内部化学反应而导致的复燃。

3. 控制与执行模块:

  • 系统架构:采用“手自一体”控制逻辑。系统在接收到探测器报警信号后,可自动启动喷淋系统;同时,现场人员也可通过手动报警阀进行手动紧急启动,形成双重保险。

  • 智联扩展:可选配物联网模块,将报警信息及设备状态实时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实现电脑端与手机端的远程监控,符合《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DG/TJ 08-2251-2018等标准中关于信息传输与监控的要求。


三、 方案优势与价值体现

本方案严格立足于现有产品技术与国标框架,其优势体现在:

  1. 部署灵活,降本增效:

    • 省去开挖:无需铺设冗长的供水管线,大幅节省了土建工程成本与时间,缩短工期超过70%。

    • 按需定制:灵活的水箱容量配置使项目投资更精确,避免资源浪费,实现最优性价比。

    • 一套多护:通过优化的管网设计与分区控制技术,一套系统可覆盖多个联排或异形车棚,显著降低单车位消防投入成本。

  2. 响应迅捷,控火精准:

    • 从“被动报警”升级为“主动抑制”,系统能在火灾初起阶段自动动作,实现“救早、灭小”。

    • 泡沫喷淋的覆盖式灭火,能同时对电池火源及周边可燃物进行压制,快速控制火场温度。

  3. 专业针对,安全可靠:

    • 系统采用的A类泡沫,其强渗透性与持续降温能力,专门针对锂电池火灾特点设计,能有效降低复燃风险,弥补了传统水源灭火的短板。

    • 所有核心组件均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设计与选型,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结论

中旭宏卫自备水泡沫喷淋智能系统,是针对当前充电桩电动车棚特定消防风险而提出的一种务实、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它通过成熟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灵活的定制化配置,有效解决了“水源依赖、预警滞后、灭火不力”三大核心痛点,将火灾处置关口前移,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了一道坚实可靠的技术防线。